在线观看日本免费A,日本a一级大片久久,天天免费在线视频网,亚洲国产最新

    1. <address id="3bgc5"></address>
    2. <tt id="3bgc5"></tt>

      
      
      1. <legend id="3bgc5"></legend>
        您的位置:陽谷信息港 » 陽谷新聞 » 正文

        蒸花糕 過大年

        信息來源:聊城日報     時間:2013/1/29 9:00:00     閱覽:418人次

         11.jpg

        村民在制作做花糕用的“拉邊”。

        22.jpg

        村民做成的花糕“拉邊”。

        33.jpg

        孟廣鳳在展示花糕頂端捏制的花形圖案。

        44.jpg

        做好“拉邊”后要在中間鋪滿紅棗。

        55.jpg

        花糕做好后,開始上鍋蒸制。

            在陽谷縣僑潤辦事處城角徐村,該村農(nóng)民過年家家使用紅棗、上等優(yōu)質(zhì)面粉,利用傳統(tǒng)手工藝蒸花糕、花饃、棗花,象征過年吉祥如意,寓意著日子一年比一年好、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。

            孟廣鳳是村里有名的蒸花糕能手,每年春節(jié)前她會請村上的人到她家做花糕。走進(jìn)屋內(nèi),一桌子的大紅棗映入眼簾,村民劉大娘正在做花糕“拉邊”,里面幾名婦女有說有笑,她們有的搟面餅,有的擺“拉邊”,孟廣鳳正在往花糕里放紅棗。

            孟廣鳳邊做花糕邊向記者介紹花糕的制作過程。先用上等優(yōu)質(zhì)的面粉,加上適當(dāng)比例的水,把面和好,然后放到壓面機(jī)里面壓制五六遍,壓出來的面餅光滑工整。壓好面后,把紅棗用熱水燙一下?lián)瞥,瀝干水分。取出一大塊面,搟出一個圓餅做底兒,再取一塊面,搓成手指粗細(xì)的長條,用刀子在面條的上方均勻地劃幾下,然后把面條拉長,按照比例切成一個個約20厘米長的面片,卷上一顆紅棗,然后碼在面片外圍,這個過程叫做“拉邊”。“拉邊”做完后,在中心空出來的地方鋪滿一層紅棗,再揪出一個一個的小面餅把中心部分的紅棗蓋住,一層花糕就算完成了。上面再加一層圓餅,周圍放上棗花,中間再鋪上紅棗,就這樣一層一層往上摞做成塔形,頂上再捏上各種顏色的花形圖案,一層一層分別蒸熟,一個花糕就做好了。做好之后,把花糕晾干,用塑料袋裹起來。
            “做花糕最難的是捏花形圖案,這可是個技術(shù)活,一般人都捏不了。”孟廣鳳說,她的女兒徐秀清從小喜歡跟她做花糕,而且捏制花形圖案很在行。徐秀清拿起一塊面餅,用刀子切出想要的形狀,然后用手捏制幾下,就這樣不到一分鐘的時間,一條生動、形象的金魚出現(xiàn)在記者面前。

            “在城角徐村有這樣一種風(fēng)俗,閨女出嫁,年前要和丈夫到娘家探親、送禮,一般都是送雞、送魚、送肉等,這時娘家要提前準(zhǔn)備好花糕回贈給對方,叫做‘壓花糕’。”孟廣鳳說,“壓花糕”也有講究。閨女出嫁第一年要壓送一個60斤的花糕,第二年要壓送80斤的,第三年就要壓100斤重的花糕。“花糕的‘糕’諧音是高,是節(jié)節(jié)高的意思。送花糕是希望女兒一家人日子過得一年比一年好,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。”

            據(jù)了解,該村不少家庭婦女春節(jié)前將這一傳統(tǒng)工藝活越做越大、花樣品種越做越多,她們蒸的花糕、花饃、棗花等,暢銷北京、上海、青島、西安、海南等全國10多個省市,這一民俗傳統(tǒng)工藝活,不僅成為該村農(nóng)家婦女傳播魯西民俗傳統(tǒng)文化的一條途徑,還成了該村一些家庭致富的一條門路。(梁營營)

        相關(guān)文章

        網(wǎng)友評論

        評論加載中...
        贊助商推廣鏈接
        贊助商推廣鏈接
        發(fā)布信息 - 用戶注冊 - 在線投稿 - 廣告投放 - 留言反饋
        Copyright ©  yanggu.tv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