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观看日本免费A,日本a一级大片久久,天天免费在线视频网,亚洲国产最新

    1. <address id="3bgc5"></address>
    2. <tt id="3bgc5"></tt>

      
      
      1. <legend id="3bgc5"></legend>
        資訊頻道首頁 | 社會看點 | 花邊雜燴 | 今日陽谷 | 民俗名勝 | 生活服務 | 公告公示 | 房產家居 | 招商加盟 | 娛樂頻道 | 陽谷論壇
        您所在的位置:陽谷信息港 > 資訊頻道 > 社會看點

        男子手機凌晨蹊蹺停機 50萬信用卡險遭盜刷

        發(fā)布:2013/1/23 9:35:54  來源:陽谷信息港  瀏覽次  編輯:佚名  分享/轉發(fā)»
        圖為提示信用卡被激活的短信。 記者楊濤 攝

          圖為提示信用卡被激活的短信。 記者楊濤 攝

          手機被人申請停機并取消消費短信 信用卡被人申請激活

          50萬元額度信用卡險遭盜刷

          卡主質疑“漏洞太大”,讓“手機改號軟件”輕易得手

          昨天,市民李先生50萬元額度的信用卡,差點讓不法分子用“改手機號軟件”成功盜刷。李先生當即向本報82333333新聞熱線反映了此事。記者詳細調查后發(fā)現,這是一種全新的,僅利用個人姓名、電話號碼、身份證號即可實現盜刷信用卡的犯罪方式,而這種騙局的核心就是“改手機號軟件”。

          手機凌晨被人蹊蹺停機

          李先生是一名商務人士,按以往的情況,他在每天的工作時間都會電話不斷。然而,直到昨天上午快11點,李先生手機仍保持沉默,當他拿起手機撥出時,竟被告知,“對不起,你的手機已停機。”

          這下就讓李先生奇怪了,“我的手機話費充足,怎么會停機呢?”李先生馬上撥打移動的10086咨詢,這一咨詢又讓他吃了一驚,客服稱,“是你自己申請停機的!

          一開始,李先生只是感到有些蹊蹺,認為是移動公司搞錯了,他當即否認自己申請過停機,并要求恢復使用。大約在上午11點30分,李先生的手機恢復了使用,但不久,他就收到了3條讓他心驚肉跳的短信。

          第一條短信稱,李先生辦理的民生銀行信用卡已經被激活了;第二條稱,李先生已經成功設置了信用卡的查詢密碼;第三條稱,信用卡消費短信提示功能被成功關閉了。

          這一下讓李先生突然驚醒,他去年初辦理的50萬元額度信用卡,很可能已經在他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,被人激活后消費了。

          大額信用卡竟被人激活

          李先生介紹,因為工作需要,他平時工作、生活很依賴信用卡。去年初,他在朋友的推薦下,辦理了一張民生銀行的信用卡。李先生稱,這張卡普通的消費額度是20萬元,但如果他提出申請,額度可臨時提高到50萬,但卡一直沒有激活使用,“我搬過一次家后,這張卡就找不到了,因為沒激活不會去用,也一直沒去找它。”

          昨天下午,記者陪同李先生來到了民生銀行武漢分行的信用卡營銷中心。工作人員介紹,李先生的卡是在凌晨3點26分被激活的,而且打來的電話號碼就是李先生資料登記中的手機號,對方不僅準確報出了李先生的身份證號,還準確回答了3個與李先生個人信息相關的問題。民生銀行因此才激活了信用卡。

          另外,工作人員還介紹,對方如果掌握了李先生大量的個人信息,即使手上沒有信用卡,也可能通過電話方式補卡,補的卡會寄到李先生登記時所留的地址。對此,李先生更是感到一陣陣寒意,“很可能對方手中已經有卡了,他即使沒偷到原卡,也可以拿到補卡,因為我留的地址信箱是沒有鎖的!

          不法分子沒來得及刷卡

          幸運的是,可能是李先生發(fā)現及時,民生銀行總行通過后臺查詢,沒有發(fā)現李先生的信用卡有消費記錄。

          在武漢移動漢口火車站營業(yè)廳,記者聽到了“盜卡者”辦理停機業(yè)務時的錄音,從他的聲音判斷,這是一名年紀不大的東北人。工作人員稱,對方使用李先生的手機號,凌晨3點打來電話要求停機,雖無法報出手機業(yè)務密碼,但卻報出了李先生的身份證號和姓名。根據這些信息,工作人員才進行了停機操作。

          對于這樣一件事,兩個單位的工作人員都認為,是李先生的個人信息泄露所致,并建議他報警。

          卡主質疑“漏洞太大”

          李先生認為,身份證號和手機號并非保密信息,很多時候連進門登記都會用到,“如果我有一個人的手機號和身份證號,就可以停別人的機、激活或掛失別人的信用卡,犯罪分子可利用的漏洞就太大了!

          李先生本身就從事IT行業(yè),他了解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改號軟件,購買和使用它們僅需幾百元。使用后,隨意用一個電話號碼撥出去,都可顯示為蓄意設置的號碼。

          記者隨后上網搜尋了“改號軟件”字樣,發(fā)現網上相關信息有70萬個。對此,李先生表示,在現在的技術條件下,銀行和移動的一些身份確認操作有很大的漏洞,為此,李先生決定報警,向警方尋求幫助。

          記者戴維 實習生邱夢思

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網友評論

        評論加載中...
        推廣鏈接
        最新文章快讀

        網站首頁 | 分類信息 | 企業(yè)商圈 | 網上商城 | 你問我答 | Blog | 陽谷論壇

        免責聲明: 本站所有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新聞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!

        (特別聲明:視頻、圖文版權屬于原作者,如構成侵權,請及時聯系我們,會在第一時間刪除!刪稿請發(fā)至郵箱:4143080@qq.com)

        Copyright © 2003-2009 www.cnxmdsc.cn All rights reserved.